首先,审计分为外审和内审,这两种都做财务审计,但是步骤不尽相同。
外审,参与审计的人员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,审计的目的是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准确性发表审计意见。对于上市公司,该报告需要向披露,也就是公布与众。 对于非上市公司,该报告也需要向税务局等政府机构披露。 审计人员是独立的第三方,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发表的审计意见承担法律责任。 比如人尽皆知的安然事件,当年的五大事务所安达信,就是因为出具了有问题的审计报告,最后倒闭。
内审,参与审计的人员是公司内部的内审部门员工,审计目的是针对公司高风险的流程进行审计,检查流程的合规性及有效性。该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为公司管理层,不对外公布,审计人员也无需对审计报告承担法律责任。不过,雪梨也见过内审查完之后,相关公司后续爆出审计期间出现舞弊,相关内审的同事最后也一同被请走了。
但是不论内审还是外审,审计的流程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,我会把审计分为四个步骤:
1. 年度审计计划制定:
这点对内审尤为重要,外审反而不是非常需要。
外审一年做哪些审计取决于事务所签约了哪些客户,这些客户的会计期间是什么 (中国都是1月1日到12月31日,其他国家不是,有些是7月1日到6月30日,也有4.1到3.31的)。
对于内审来说,在年初的时候,需要制定年度审计计划,主要2个步骤:
A. 企业整体风险评估:根据企业的目标,业务模式,发展重点,去年重大发现等,评估风险,找出今年想要关注的审计重点。
B. 管理层访谈:和管理层沟通,询问他们最近最关注的流程,考虑将部分纳入审计计划。
2. 审计前计划阶段
具体的步骤参加上图,下面说一下重点。
对于外审来说,这个阶段要确定重要性水平,风险评级,以确认最终每个账户审计时的抽凭数量,多少金额的差异一定要调整等。
对于内审来说,最重要的是了解流程,根据拿到的数据清单做数据分析,找到高风险流程。
3. 审计现场工作阶段
根据计划阶段发现的高风险流程进行实质性测试及穿行测试,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对象。
4.审计报告阶段
这是最后阶段,根据之前发现的问题,和管理层沟通,确认发现的问题确实存在。
对于外审来说,要求被审计单位做相应审计调整,并对调整后报表出具审计意见。如果被审计单位拒不调整,可能需要调整审计意见类型。
对于内审来说,和管理层充分沟通发现的问题,和管理层讨论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时间,更新审计报告,并提交给公司管理层审阅。
飞驰环球(FLYEICHI)香港注册中心是香港双持牌秘书服务代理公司,专注提供海内外公司注册、年审、审计,商标申请及香港银行开户十余年,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过专业服务经验,欢迎您的咨询,专业顾问为您一对一服务!